分城建造的首要门槛是名声值达到6000,这意味着玩家需要通过占领土地、完成任务、参与同盟活动等方式积累声望。在满足声望要求后,玩家需围绕6级及以上资源地构建H型11格地块作为分城选址,这一布局既符合系统规则,也能最大化土地利用率。资源储备方面,每座分城建造需消耗木材、铁矿、石料、粮食各10万,建议在主城资源田达到20级后集中囤积,同时利用分城建造前的等待期继续提升主城资源产出,形成良性循环。对于追求高速扩张的玩家,可通过占领高级铜矿提升铜币产量,利用铜币招募蓝将拆解战法点,加速分城建筑升级。
分城选址需兼顾战略价值与经济收益。优先选择与主城形成犄角之势的关键隘口,例如连接资源区与战略要道的枢纽地带,既能强化防御纵深,又能缩短部队调动距离。在资源密集区域,可采取集群式布局,将多座分城集中建设在810级资源带周边,通过协同采集提升整体资源产出效率。需要注意的是,分城建成后会清空所在地块的资源产出,因此建议在分城建设前优先完成周边高级资源地的占领,通过资源建筑升级弥补产量损失。
单座分城5小时的建造周期可通过使用政令加速缩短至2小时以内,建议在政令充裕的赛季初期集中建造。同盟成员的协作能显著提升扩张效率:技术型玩家可提供建筑加速增益,战斗型玩家协助清理分城周边敌对势力,资源型玩家通过市场交易补充缺口。对于重点战略区域,同盟可组织分城攻坚队,以35名成员为一组同步建造分城,快速形成要塞群。分城建成后应立即建设圆丘坛,将声望上限提升2500点,为后续分城建设扫清障碍。
分城数量的增加会带来防御压力,需建立分层防御机制。每座分城应至少配备1支满编驻防部队,主将选择具有城防加成的武将(如曹仁、郝昭),搭配方圆阵、铁壁等守城战法。在战略要地分城中,建议优先升级城墙、城防军建筑至15级,并设置烽火台预警系统。为防止分城集群被集中摧毁,可采用虚实结合布局:在显眼位置建造23座防御型分城吸引火力,实际资源产出型分城则隐藏在山脉、河流后方。若分城被俘,需权衡资源赎回与重建成本,通常6级地分城选择赎回,45级地分城则直接放弃重建更符合资源效率。
分城建设需与赛季节奏深度绑定。S1S2赛季建议建造23座分城,重点提升资源产出和预备兵储备;S3赛季后可根据同盟需求增至58座,分化出军事型分城(满级兵营、战役工坊)和资源型分城(满级农场、采石场)。进入赛季中后期,可通过分城迁城功能将非核心分城转移至前线,形成移动补给站。长期玩家应注意分城科技树的差异化发展,例如主力分城专精战斗科技,辅助分城强化资源加成,通过分工协作降低单城发展压力。
在侠客军等特殊玩法中,分城数量直接决定游击作战能力。建议采用1主城+4分城的机动架构,分城选址遵循三分散两集中原则:3座分城分散在边陲地带采集资源,2座分城集中在战区前线作为临时指挥所。遭遇资源封锁时,可通过分城市场进行跨城资源调配,利用价格波动实现套利。对于高活跃度玩家,可尝试昼夜分城策略:白天建造资源型分城加速采集,夜间改建为军事型分城提升夜战能力。
分城数量的提升本质是资源转化效率与战略布局能力的综合比拼。玩家需要根据赛季阶段、同盟战略、个人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建造节奏,既要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资源链断裂,也要防止过度保守错失战略机遇。通过上述多维度的系统规划,玩家可逐步建立起高效的分城网络,在三国征伐中占据先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