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民本身并不具备自主建造房屋的能力。村民作为游戏内置的NPC,其行为模式固定,仅会自然生成于系统预设的村庄结构中。这些村庄的建筑均由游戏代码生成,而非村民主动建造。玩家需要明确的是,即便在玩家自行搭建的房屋周围,村民也不会触发任何建造行为,其活动范围与交互逻辑完全受限于游戏基础设定。
若希望扩展村庄规模,玩家必须手动建造符合村民识别标准的房屋。根据游戏机制,村民对房屋的判定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:首先需要至少4×4的室内空间;其次必须安装有效的工作站或床铺;最后建筑需包含完整的屋顶结构。当这些条件满足后,村民会在夜间自动识别并入住新建房屋,但该过程仍属于被动响应而非主动建造行为。缺乏有效庇护的村民极易遭受敌对生物攻击,因此建造封闭式房屋是保障其生存的必要措施。
部分第三方模组能够改变村民的基础行为模式。例如智能村民模组通过修改游戏代码,使村民获得种植、伐木甚至建造等拟人化功能。这类模组通常需要玩家手动安装并配置数据包,其运作原理是为村民添加新的行为树和任务系统。使用模组后,村民会根据预设逻辑收集资源并按特定模板堆叠方块,但这种建造行为仍属于模组开发者设计的固定流程,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