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素反应是队伍搭配的核心机制,新手需优先考虑火、水、冰、雷等基础元素之间的联动效果。火与水触发蒸发可提升伤害倍率,冰与火产生融化反应,雷与水形成感电持续伤害。队伍中应避免重复元素,至少配备一名大剑角色用于破盾和采矿,同时建议加入风属性角色实现聚怪功能。元素共鸣效果如双火增加攻击力、双冰提升暴击率也需纳入考量范围。
队伍结构需遵循主输出、副输出、辅助治疗的基础框架。主输出角色承担主要站场伤害,推荐选择技能倍率较高的近战角色如雷泽、香菱或御三家中的丽莎。副输出需具备脱手技能,如行秋的雨帘剑或香菱的旋火轮,能在切换角色后持续造成元素附着。治疗位首选芭芭拉这类群体恢复角色,若缺乏治疗角色可暂时用食物或七天神像替代。风属性主角的聚怪能力在前期探索中具有战略价值。
资源分配应集中培养主输出角色至当前冒险等级上限,武器和圣遗物优先强化。三星圣遗物选择攻击力、元素精通主属性即可,无需过早追求套装效果。四星角色如班尼特、行秋、香菱等具备长期培养价值,其命座提升可通过常驻池逐步获取。树脂应保留至45级后用于刷取金色圣遗物,前期仅用于突破材料收集。
实战操作需掌握元素附着顺序和切换节奏。典型循环为副输出释放脱手技能→切换主输出触发反应→治疗角色适时恢复。面对不同敌人时需灵活调整,例如愚人众先遣队需要对应元素破盾,史莱姆则要避开同元素免疫。大世界探索建议携带安柏用于点火机关,岩主可激活压力板解谜。
配队方案可参考风火雷水基础组合,利用主角扩散反应增强输出效率。超载队以火雷组合制造范围爆炸,感电队通过水雷持续伤害应对群体敌人,冻结队依靠冰水控制创造安全输出环境。角色池扩充,可逐步转型为草系激化队或岩系防御队等进阶体系。